原文標題:充分認識和用好電商在戰“疫"和應急管理中的戰略作用
原文鏈接:http://it.people.com.cn/n1/2020/0224/c1009-31602114.html?from="timeline
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以來,電商平臺憑借強大的網絡組織能力,在保障醫療物資、生活物資供應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,充分展示出其在應急管理方面的戰略價值。建議有關部門在推動電商更好服務“抗疫”的同時,研究將重要電子商務平臺納入政府應急管理體系,共同發揮好政府和市場作用,提升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物資保障能力。
戰“疫"凸顯電商應急管理戰略價值
一場恰逢春節的新冠肺炎疫情爆發,對我國經濟社會生活帶來了全方位的影響,在全國人流物流受限、企業復工受阻等情況下,以京東、阿里等為代表的電商憑借網絡平臺優勢,有力保障了物資供應、促進社會穩定,有效緩解了疫情的硬沖擊。在應對疫情的應急物資保障戰役中,電子商務彰顯出了特別的戰略價值。
助力疫區醫療等物資投送,有效彌補應急物資保障體系不足。關鍵時刻,電商平臺強大的調配、運送能力充分顯現,為政府應急物資保障提供有益補充,甚至在某些方面發揮了重要主導作用。2月12日,湖北省政府發出公告,由京東承建應急物資供應鏈管理平臺,針對抗疫急需物資的生產、庫存、調撥、分配進行全程高效管理。隨著各家電商的逐步介入,物資通道得到有效恢復和完善,總體情況趨于好轉。
保障全國生活消費品供應,有效促進社會穩定。從歷史上看,各國發生傳染病這樣的公共危機時,商品搶購潮經常如影隨形,是特殊時期出現社會不穩定的重要誘因。這次疫情發生以來,就全國整體而言,除口罩、消毒用品等少量商品外,生活消費品未出現比較明顯的短缺,各方面比較擔心的線下也幾乎沒有什么搶購潮,這其中電商的功勞不可謂不大。一方面,各大電商企業憑借強大的信息優勢和貨源組織能力,實實在在增加了商品供給,有效滿足了需求。另一方面,幾家全國性電商平臺展示出的貨源充足、價格平穩,有效穩定了群眾預期,盡管大家會感覺有些品種會買不到或者不好賣,但總體上是有的買。
不斷拓展的電商服務形態,也為疫情應對提供了多方位的精準支持。比如,電商平臺創新的無接觸配送,也大大降低人們因為生活用品采購被感染的風險;一些電商企業增加或擴大遠程醫療、遠程教育等服務的供給,有效減少了人們出門聚集的頻次。這些在傳染病疫情防控中具有特殊意義。
電商在協同保障應急物資上有獨特優勢
伴隨著計算機和信息技術發展以及移動網絡的普及,如今的綜合性電商平臺早已不是簡單連接供需的“網上市場”,而是一個集信息流、物流、資金流為一體,綜合運用大數據、人工智能、云技術等現代信息技術,應急管理的理念早已深深植入電商發展中,電商平臺也因此具備了很多政府應急物資保障體系所不具備的優勢。
應急響應效率高。響應迅速是應急保障的關鍵第一步。這方面,電商具有明顯的信息優勢,因為網民購物信息都是實時的,在大數據技術日益發達的情況下,平臺甚至可以利用網民搜索商品行為提前給出預測信息。據報道,早在1月20日,面對疫情防控的升級,京東就向生產商發出了緊急協調抑菌洗手液類產品供應的需求信息。
全產業鏈動員能力強。伴隨著經濟社會運行復雜性的提升,重大突發事件的形式、影響也更加復雜,對應急保障物資的種類、數量的要求也不盡相同。受場地、資金、人員等制約,國家物資儲備體系只能是有限品種、有限數量的儲備,即便是鼓勵實物儲備與能力儲備相結合,也只能是有限納入部分企業。這方面,各大電商平臺幾乎是覆蓋全種類商品的,幾乎是連接全產業鏈的,在運用市場化方式、動員全產業鏈上有一定的優勢。
物資保障及時。這是檢驗應急物資保障體系能力的又一個關鍵。今年雙十一,僅阿里天貓平臺成交額便高達2600多億元。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,當天全網產生郵遞件業務量28億件,并且要在短短數天內完成投遞。在加上春節、五一、十一等大大小小的網上集中促銷活動,各家電商每年都要實實在在地打上幾十仗,涉及商品之多、服務對象之多、物流時間之緊,幾乎不亞于任何一場突發事件的應急物資保障。對應急物資保障體系來說,無論是實戰還是平時的演練,都不會有如此大范圍、高強度的情形。電商平臺及相關物流始終處于高速運行狀態,一旦重大疫情、自然災害等發生,幾乎可以實現平戰無縫轉換。
經歷了非典疫情、汶川地震等事件后,我國重大突發事件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建設取得了長足進步,而電商也起到很好地補充作用。我國是電商大國,網絡化程度高,電商覆蓋面廣,配套物流強。完善應急物資保障體系,應該充分發揮我們的優勢,充分利用電商特別是大型全國性電商的協同作用,形成更多機制化的安排。
政策扶持電商平臺發揮更大作用
我國在近期應對疫情的決策部署中,多次強調要健全統一的應急物質保障體系,健全相關工作機制。在當前抗疫情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、下一步要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背景下,應充分總結前一階段抗疫中應急物資保障工作的得失,充分認識電商在應對疫情等突發重大事件的特殊價值,堅持問題導向,加強政策引導,健全體制機制,更好發揮電商在抗議和應急管理中的作用。
為此,建議針對突出問題,深化電商服務戰“疫”大局。重點可放在三個方面:一是鼓勵電商平臺在重點保障湖北等地區醫療物資的同時,針對當前全國一些醫療物資需求大、產業鏈不同環節響應差異大等的突出問題,發揮網絡化優勢,促進全產業鏈上中下游加速對接。二是鼓勵電商平臺強化農產品供需對接,解決好買菜難、賣水果難、賣水產品難等,更好滿足城鄉居民生活需要,為盡快打贏戰“疫”戰營造良好環境。三是鼓勵電商平臺強化對種子、化肥等農資產品的保障力度,幫助農村地區把疫情耽誤的春耕備耕時間搶回來。
另外,有關部門出臺綜合引導政策,提供貼息貸款等專項扶持,鼓勵電商企業面向鄉村、農業、扶貧等領域加快恢復和拓展業務,支持電商強化和暢通相關物流。做好這些工作,對今年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也有重要意義。
另一方面,建議研究將各類電商特別是京東、阿里、蘇寧等全國性重要電商平臺,納入國家應急保障體系管理,協同發揮政府和市場在應急物資保障方面的作用。一是鼓勵全國性電商企業完善營業網點布局,特別是優化倉儲設施、運轉中心的城鄉區域布局,實現與國家、省、市、縣四級救災物資儲備網絡的有效對接,在保障日常運營的同時,適度兼顧國家應急管理需要。二是建立健全重要電商平臺與重點物資生產企業應急對接機制,根據國家應急管理需要,賦予電商平臺在特殊時期、在政府部門有效監管下,行使一定的物資調配權,提高重點物資調撥配送效率。三是鼓勵電商提升應急物資保障能力,支持中小電商與物流企業構建更緊密協作關系,不定期組織開展重大突發事件應急管理培訓、演練,特別是有意識開展物流系統適應不同突發事件的演練,構建起一支應急保障的后備隊伍。
(作者陳振嬌供職于偉德國際1946bv官網管理與經濟學院)